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2024年全国春耕备耕情况汇报:抢抓农时保丰收

春耕备耕全面展开,各地抢抓农时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随着谷雨节气到来,全国春耕备耕进入关键阶段。从洞庭湖平…

春耕备耕全面展开,各地抢抓农时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随着谷雨节气到来,全国春耕备耕进入关键阶段。从洞庭湖平原的早稻插秧到东北黑土地的农机轰鸣,从云南哈尼梯田的传统耕作到安徽小麦田的“一喷三防”,各地正紧锣密鼓推进春耕生产。据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20%以上,早稻栽插超七成,东北水稻育秧进度同比加快。这份春耕备耕情况汇报显示,虽然面临疫情、天气等挑战,但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保障,农业生产秩序总体平稳,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政策技术双驱动,破解备耕难题

今年的春耕备耕情况汇报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各地怎样应对挑战。在湖南湘阴县,水利设施改造让40多亩“望天田”变身双季稻高产田;吉林镇赉县农技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指导育苗,60多个优质水稻品种正在筛选。针对农资运输难题,黑龙江黑河市合作社提前备齐2.5万亩大豆种子化肥,北大荒集团新增19台智能播种机保障扩种需求。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化肥到户率达97.6%,滞留农民基本返乡,前期延误的备耕进度已全面抢回。这些实打实的举措,正是今年春耕备耕情况汇报中的亮点所在。

结构调整显成效,粮食安全有保障

翻阅各地春耕备耕情况汇报,一个显著特点是种植结构优化。云南元阳县推广“红阳3.0”红稻新品种,亩产提升10%;安徽寿县2600亩小麦实施无人机“一喷三防”;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落实到位,冬油菜长势好于往年。正如一位合作社负责人所说:“民族政策好,大豆行情不错,我们种粮更有底气!”目前,我国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87.9%,夏粮丰收基础牢固。这份春耕备耕情况汇报充分证明,通过供给侧改革和科技赋能,我们完全有能力端牢“中国饭碗”。

划重点:科技赋能稳产保供

从南到北的春耕图景告诉我们:现代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智能农机、良种推广、数字农技……这些关键词频频出现在今年的春耕备耕情况汇报中。随着5月耕种高峰来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强化技术指导,确保“农时不耽误、农田不撂荒”。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和忙碌的播种机,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汗水浇灌在黑土地上,金秋的丰收喜悦必将如约而至!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