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驴养殖场的兴起与进步
在河南建安区苏桥镇程庄村,一座肉驴养殖场正悄然改变着这个700多人的小村庄。肉驴养殖场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成功范例。走进程庄村,整洁的街道、整齐的房屋和满村的果树让人眼前一亮,而村西头的肉驴养殖场则是这个秀丽乡村的”经济引擎”。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这句俗语道出了驴肉在市场上的珍贵地位。程满肉驴养殖场负责人程国伍书记介绍,一头驴从养殖到出栏需要1年半到2年时刻,但纯利润可达5000元,收益相当可观。养殖场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不仅带动了11户脱贫户入股分红,还解决了2名脱贫户的就业难题。这样的肉驴养殖场,不正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吗?
肉驴养殖的优势与特点
相比于其他养殖业,肉驴养殖具有哪些独特优势?程国伍书记的操作经验给出了答案。开门见山说,驴的饲养成本相对较低,主要饲料包括麦麸、玉米、豆粨和谷子秆等,这些都可以从周边农户处收购。接下来要讲,驴的抗病能力强,管理相对简单,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
“活儿不多,也不重”,这是程书记对肉驴养殖职业的评价。养殖场配备了锄草机、打捆机、拌料机等现代化设备,连驴粪清理都用上了铲车,大大进步了职业效率。目前,养殖场规模已达100多头驴,生产的生驴肉和熟驴肉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因肉质鲜美而供不应求。生驴肉每斤50元,熟驴肉更是高达90元一斤,加上每张千元的驴皮,肉驴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确实不容小觑。
肉驴养殖场的运营模式
程满肉驴养殖场的成功,离不开其创新的运营模式。2017年,程国伍书记带领村两委赴甘肃考察后,决定在村里进步肉驴养殖产业。面对村民的顾虑,他率先流转30亩土地,个人投资六七十万元,并吸纳9户贫困户入股,每户4万元股金,开创了”领头人+贫困户”的合作模式。
如今,养殖场已经注册商标”锅拍程”,产品采用真空包装和礼品盒销售,提升了附加值。更值得一提的是,程书记规划将养殖场转让给村集体,自己作为股东参与管理,进一步扩大规模并开办驴肉饭店。这种”集体经济+个人经营”的混合模式,既保证了集体利益,又发挥了能人带动效应,为肉驴养殖场的长远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肉驴养殖场的社会效益
肉驴养殖场的意义远不止于经济收益。作为建安区”果树进村”和”秀丽乡村”的试点村,程庄村的改变是全方位的。养殖场带动了村民增收,美化了村庄环境,还让这个曾经靠做锅拍为生的小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
“很多慕名来买驴肉的人都说村里很漂亮,很干净,很安静。”程书记自豪地说。果树开花时香气四溢,结局时硕果累累,这样的美景与肉驴养殖场形成了良性互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肉驴养殖场不仅生产优质驴肉,更带动了乡村旅游进步,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
肉驴养殖场的进步前景
展望未来,肉驴养殖场还有哪些进步空间?程国伍书记的规划给出了路线:扩大养殖规模、开办驴肉饭店、吸纳更多群众入股。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进步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肉驴养殖场的成功经验表明,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支撑。程庄村的案例告诉我们,即使是传统的养殖业,只要找准市场定位、创新经营模式、注重质量提升,同样能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肉驴养殖场不仅一个生产单位,更一个带动乡村全面进步的平台,它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