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凡尔赛全班仅3人没上600分,怎样影响学生心态?
近期,有一段关于老师的短视频引发了热议,视频中男教师自豪地表示:“我们班只有三个同学没有上600分,是有点遗憾的。”这种“凡尔赛式”的表达到底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何谓“凡尔赛”?
对于不熟悉这个词语的人来说,凡尔赛文学是一种反向炫耀的表现形式。说白了,就是通过自贬来展示自己的成就。在这位老师的陈述中,虽然看似是在自谦,但背后的意思却是在强烈突显班级整体的好成绩。然而,老师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可能会让那三位没能达标的学生感觉被孤立与伤害。
学生的感受最重要
想象一下,身为那三名学生,听到老师如此说的时候,心中会是什么感受?是不是会感到一阵羞愧和失落?虽然分数并不是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否定。虽然这位老师没有恶意,但行为本身却可能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值得我们深思。
教师的责任与教育的底线
作为老师,我们要觉悟到,在课堂之外的每一次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聪明,更是要培养出身心健壮、积极向上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表达班级成绩时,应该更为谨慎,尤其是在谈及成绩差异时,不应用“凡尔赛”的方式突出某些学生的不足。相反,我们应该更多地鼓励和支持每位学生,尤其是那些仍在努力追赶的学生。
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其实,老师因凡尔赛引起的争议,再次提醒我们教育职业者:怎样把握语言的艺术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初衷是想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和成绩,但表达方式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反效果。那么,面对即将结束的学期,老师们在表扬成绩和鼓励进步时,应该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以上感受及自尊,给予尊重和领会。
拓展资料
在教育的经过中,除了关注学术成绩外,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自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心态,好的教育应该是推动、鼓励,而不是无意中的伤害。希望以后更多的老师能牢记这一点,让每一个学生在进修的道路上都能感受到温暖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