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对腾讯收入的贡献 腾讯2015Q1财报解读 继续加强微信移动支付能力 微
52PK 5月15日消息腾讯公布201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223.99亿元(36.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净利68.83亿元(11.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
财报发布后,腾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总裁刘炽平、首席战略官 James Mitchell及首席财务官罗硕瀚等公司高管召开了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下面内容即为本次电话会议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瑞士信贷分析师韦迪:第一季度的销售及营销费用环比下滑的幅度超过以往,请问这种动向是否会持续?
刘炽平:销售及营销费用下滑时由于在上一年第一季度我们进行了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出租车补贴活动,用以推广我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而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并没有支出类似的费用。对我们来说,移动支付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项目;另一方面,O2O领域目前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和补贴,其中部分服务非常适合推广我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已经削减了这种补贴电召出租车的补贴;如果接下来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推广我们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我们也将进行类似的大规模投资,以继续打造我们的移动支付业务。
韦迪:请介绍微信朋友圈的按效果付费广告(performance-based advertising)的最新情况?其前景怎样?是否可以分享该项业务的运营数据?
James Mitchell:从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我们以及广告主对于按效果付费广告的成绩都非常满意。在按效果付费广告里,我们可以将乐趣与广告观赏、用户分享等融合在一起;我们正不断扩大广告主的数量以及行业范围。
至于公司内部架构方面,我们认为重要的是为广告主打造一个广告平台,为他们提供便利。为此,我们将两个此前独立团队合并,并把他们的产品整合。
美国银行-美林分析师梁伟亮:对于按效果付费广告,管理层预期未来的平均价格是几许?这种广告的广告主基础是否会一直不同于品牌广告?是否可以将部分规模较大的广告主引入到按效果付费广告体系?
James Mitchell:大型品牌广告主购买按效果付费广告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动向,在美国和欧洲等地越来越多品牌广告主将部分广告预算投入到按效果付费广告中。在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朋友圈广告只有十多个广告主,大部分都是品牌广告主。我们相信,按效果付费广告将越来越适合于更多品牌广告主。
美国银行-美林分析师梁伟亮:射击游戏,目前国内玩家非常追捧贡献的收入有几许?不同类型游戏的ARPU分别是几许?
罗硕瀚:MMORPG游戏的ARPU范围是295元至395元人民币,高质量休闲游戏的ARPU范围是100元至245元人民币;智能射击游戏,目前国内玩家非常追捧的ARPU范围是135元至165元人民币。
巴克莱资本分析师叶毅华:微信支付的最新情况?
刘炽平:在农历春节期间,我们进行了非常大规模的“红包”活动,从而大幅进步了绑定银行卡的账户数量以及用户账户的活跃度。在春节后,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由于使用该项支付解决方案的商家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工具安宁台,需要有大量商家,这样才能吸引用户;反过来,用户数量多也能吸引商家加盟。平心而论,增长较为健壮。
摩根大通分析师姚橙:在未来多少季度,腾讯是否会在微信朋友圈向大型广告主提供更多广告展位?
刘炽平:我们将继续保持适度进步的节奏,很明确的朋友圈里流量非常大,很多人非常关注朋友圈,因此其访客数量和逗留时刻都很大。我们想要做的是,确保找到合适的广告形式,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确保准确投放进步效率,除了这些之后我们还希望投放的广告足够有趣,使用户自愿进行分享。第三轮的测试确认,我们有能力去创新这些影响,但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特别是使广告的生成更具效率,例如推出标准化的广告形式,从而使广告主可以更快地形成广告。这一点很重要。顺带提一嘴,我们也在测试其他广告形式从而提供相同的元素,为用户实现良好的反馈和较大的曝光度,实现病毒传播效果。随着时刻过去,大家会看到广告主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广告形式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顺带提一嘴,衡量效果的指标也会增加。
Jefferies分析师辛西娅·孟(Cynthia Meng):第一季度的其它收入环比大幅增加,请问缘故是什么?其中有几许是来自于电子商务?有几许来自在线支付?该部分业务的毛利润率下跌至19%,接下来的动向怎样?
罗硕瀚:其它收入由多少大的项目组成,其中其中一个是电子商务交易,这部分收入由原来的电子商务类别改为其他收入类别,除了这些之后还有来自支付服务、虚拟道具交易、企业软件业务的收入。
在利润率方面,由于它由多项业务构成,因此在不同的季度之间会出现波动。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刚才提到整合了广告团队,接下来还有什么规划?请问整合团队后,对广告主而言有什么不同?
刘炽平:是的,我们公司刚刚将两个团队整合为一,实际上是将两个平台整合为一个按效果付费广告平台。从广告主的角度看,合并后只有一个平台供他们投入资金。在公司内部,不同的媒体平台和流量平台将合并,并且各自拥有的数据也将整合,从而能够实现最佳结局。这是主要的差异所在。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请问按效果付费广告目前的CPC水平?微信公众号的收入分成比例是几许?
刘炽平:目前,CPC处于较低水平,但保持向上的动向,由于我们在不断改善广告定位的技术。在收入分成比例方面,一开始我们尝试向公众号提供较高比例,以期吸引更多第三方加入,随着时刻过去,流量开始增加,肯定会有一些账户创新较多原创内容,有一些账户的原创内容较少,我们将调整应收分享机制,将更多收入分配给那些提供原创内容以及价格的账户,减少抄袭内容的公众号的收入分成。为了进步我们的生态体系,必须形成较为复杂的收入分成机制。
瑞银分析师Erica Poon Werkun:第一季度朋友圈广告业务贡献的收入有几许?广告收入中有几许来自视频业务?
James Mitchell:广告收入增长中,较大部分来自于视频业务。按贡献完全值来说,贡献比较大的有手机QQ、微信公众号和应用宝,虽然我们对于微信朋友圈广告感到兴奋,并且在第一季度已经有十多个广告主,然而该项业务仍然处于进步初期,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