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占地面积平方米 威海职业学院占地? 威海职业学院占地多少亩全国排名威海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原威海广播电视大学、威海教育学院和威海市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0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2004年5月,与威海市技术学院合并,实行一个学院两块牌子。学校是首批28所“民族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中一个,是民族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建设单位。学校占地3048亩,全日制在校生22016人,教职工1230人,长年聘请的合作企业兼职教师40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55%,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民族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首席技师5名,省技术能手4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2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3名。共开设13个大类56个专业,建成民族级重点专业10个,骨干专业6个,民族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品牌特色专业12个。建有民族级精品课程13门、民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6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获民族级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7项。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想法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灵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要求,以服务威海进步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坚持“立足中心市区,服务全域威海;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赢合作;学说实训一体,实习就业联动;实用管用好用,教学科研并重;对内放开搞活,对外开放办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进步”的办学定位,努力进步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为威海行业产业进步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省教育职业先进单位、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校园文明建设杰出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职业杰出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示范单位、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职业院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牢固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动摇,办学治校综合改革的经验等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栏目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立足中心市区,服务全域威海。坚持用优势专业对接优势产业、特色专业对接特色产业,以满足行业企业需要为导向,推动专业升级。建有山东省中华杰出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秀丽乡村建设与进步研究中心、退役士兵技能教育培训定点机构等62个培训基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共赢合作。建有海大航海学院等3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另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了高新学院、蓝海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等18个校企地合作二级学院。牵头组建了威海职业教育集团等12个职业教育联盟(集团)。学说实训一体,实习就业联动。深化实训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基础课整合为1门,专业核心课压缩到6门以内,专业选修课拓展到全校。跨专业成立卓越学院,选聘校企高技能人才组建42个卓越工匠班,采用导师带徒模式培养大国工匠。实用管用好用,教学科研并重。以强化协同创新为重点,坚持科研职业日常化、产品化、草根化,联合企业搞应用性技术研究。成立了唯智科技园,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合作共建了果品研究院威海分院,把解决学校日常教学服务中的实际难题、参与企业诚实的技术革新作为科研职业的主战场。依托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教育研究(威海)基地深化职业教育学说操作研究,提升内涵建设。对内放开搞活,对外开放办学。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下放事项清单,逐项推进流程再造。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和地区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成立了3个国际职教联盟组织,成功组织实施上合组织民族职业技能大赛。中国-乌克兰科技创新研究院威海分院落户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进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12345”精准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建有“非遗学院”“新闻学院”等6个跨专业书院。坚持“学校的一切资源都是教学资源”,扶持学生成立小微公司,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引领进步。从严管党治党,推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职业质量。推进“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大力推进党建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进步。获评第三批“全国党建职业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山东党建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培育单位、省教育体系和威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数据截至2022年10月)
